又看一眼站在前面的太孙:“来人,给太孙赐座。”
这本就是应该,苏子籍自然不会推辞,而是谢恩后就在百官前坐了下来。
“今天是上元节,是喜日子,过了上元节,就要开印开封开衙门,又要忙了起来。”
“今日上元宴,既然是召见大员,君臣同乐,也是对来年有所寄望,朕得在这里说上几句。”皇帝端坐在御座上正容,一片寂静中,声音不疾不徐,清晰响彻着殿内,充满了自信和威严。
而百官躬身以对,满朝连呼吸都停止了,空广庄严的殿中,静至落针可闻。
苏子籍略抬起头,看了下面一眼,心中震凛,只有在这种场合,才能看出皇帝的掌控力。
“太祖不仅仅提三尺剑,扫平群贼,开创我大郑基业,更在位十一年,振百年之颓风,整饬吏治,刷新朝政。”
“朕蒙太祖之德,继承社稷,不敢说宵旰勤政夙夜不倦,至少也能说的上是孜孜求治。”
“二十年来,有人说现在是盛世,可去年,就有三个省,十七个郡县遭了水灾,又有十一个郡县遇了旱灾,甚至还有青黄不接之时,邪教蛊惑闹事作逆,虽旦夕就被郡县平之,可也说明远未到太平之时。”
“朕虽老迈,心尚未熄,诸卿更得努力,以辅助朕创大郑之世。”
听到这里,苏子籍微微变色。
“当然,诸卿战战兢兢,极是辛苦,朕也是看在眼里,所以这些叮嘱,也就是随便说说——赐筵!”
顷时钟吕齐鸣,乐声中百官叩头谢恩入席,宫女太监鱼贯而入,将国膳一样样端上来。
在这样宫宴上是很难吃好喝好。
端上来的饭菜基本早就凉透了,毕竟从御厨到这里,就算一直温着,可春风正冷,风一吹,再烫也变凉,油腻的更浮一层冻油,而点心之类,吃着倒味道不错,可这些在很多人看来不算正经食物。
酒虽好酒,可谁敢在这里多喝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