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印丢了可以申请重铸一个,印纸、告身、扎书丢了,基本上就是丢官了。
除非是皇亲国戚或者手眼通天的人物,否则,铨曹四院才懒得为一个区区选人、京官,来耗费人力物力,给他重做一份。
你就在一边等着吧。
反正,大宋阙官那么多,多一个不多,少一个不少。
而在印纸下面,也贴着一张宣纸。
这叫脚色,其上记录的是官员的年纪、出生地、父祖三代人的情况以及是否曾经犯罪,是否曾经贪赃枉法、渎职滥权。
可以说,大宋王朝的文官制度,基本已经发展到了古典封建时代文官制度所能达到的巅峰。
脚色、印纸、告身、扎书,就像罗网一样,无所不览,将官员的过去现在未来,记录的明明白白,仔仔细细。
赵昕看着面前的这些贴纸与贴纸上的文字,不动声色,直到看了好一会儿,感觉眼睛都有些累了,才扭头对富弼问道:“三色人的名单在那里?”
富弼闻言,微微一楞,颇为诧异,但还是立刻上前,将一本被压在所有书册下的封面都发黄了的书册拿到了赵昕面前。
大宋官员,都是有出身的。
譬如说进士就分五等,有进士及第、进士出身、同进士出身,此外科举还有明经、诸科、九经、周易之分,更有一个恩典性质的特奏名进士。
还有国家功臣之后,依制荫补为官,这叫奏补出身。
以上这些都是清流正途,在官场是不会被人拿有色眼镜审视的。
是士大夫地主们的自己人。
但有些人就不一样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