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需要探察,就知道,这是罗汉遗偈留法,心心相印,若是有缘,立刻就能悟得梵法。
“与我紫檀木钿功能差不多了。”
“否。”
“烙印是否打散,仅仅获得道意领悟?”
“是!”
“【绛宫真篆丹法】+2130,14级(6098/12000)”
打散了,所剩感悟仅仅十之一二,苏子籍也丝毫不可惜,并未刻意避着野道人,抽出纸条,又细致看了两遍,纸条突然就无火自点,烧掉了。
纸条本就长长一条,烧得十分干净,风一吹,纸灰就立刻消散开来,一点痕迹都没留下。
这件事做完,苏子籍突然之间淡淡说:“鼎之轻重的典故,你可知晓?”
野道人侧目,深知殿下并不会随便议论,不过虽原来是江湖人,但入了王府,早就多读经书,并不是以前了,当下答:“臣略知一二。”
“往昔楚军伐戎,遂至于雒,观兵于周疆,问鼎之大小。”
“周之王孙对曰:在德不在鼎,德之休明,虽小重也。奸回昏乱,虽大轻也,天命未改,鼎之轻重,未可问也。”
果然就听着苏子籍问:“那你觉得,鼎之最轻,又有多少?”
野道人沉思了下,说着:“鼎之关系亿万黎民,虽最轻也有山岳之重。”
“对的。”苏子籍似有追忆,眼神里多少有点惘然,徐徐说着:“其实孤是很看不起那些身是帝王将相,却求之道梵的人。”
“依孤现在的目光看,就算所谓的罗汉位业,其实也不过是朝廷正六品封谥,五品之上,个个是罗汉菩萨,何求之梵法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