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庆生打嘴仗的能力肯定是比卢良河要强的,但嘴仗打得再厉害,也顶不上一兵一卒。
“我想跟你谈一桩买卖。”卢良河说。
“终于说正事儿了,我还以为你到这儿,单纯就是犯贱,想让我骂你一顿呢。”刘庆生毫不在乎地说。
卢良河将怒火憋了回去:“我给你们一批武器装备,让我军在豫北山区附近修建炮楼和碉堡,当然我们会让出两条出山的路,由贵军把守。”
“卢司令,你不是聪明人,为何反而把我们也当成傻子?”刘庆生问。
“什么意思?”
“什么意思?交通对于战争的作用不亚于后勤对一场战斗的影响。”
豫北山区物资并不充足,若是把交通让给了卢良河的部队,等于自觉后路。
而且伪军向来不守信用,若是一旦修建起其他方向的炮楼和据点,手中兵力一旦充足,肯定会想办法控制最后的两条进山的路。
赵志国曾经告诉过刘庆生,不要对敌人的善意抱有任何希望。
敌人释放善意的时候,证明敌人被你逼得走投无路,一旦敌人缓过一口气来,他会想尽一切办法逼得你走投无路。
“刘队长,你想要什么条件?”
“投降!让你手底下的部队在这儿放下所有武器,接受我军投降,或许我会答应你。”刘庆生说。
地盘是打出来的,没有拱手相让的。
刘庆生觉不允许在家门口出现卢良河的部队。
“看来事情是没得谈了,刘队长,别忘了,这次是我给你机会,看在都是华夏人的份上,我才来跟你谈的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