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王相公,遇到这等事,你觉得当有什么对策?”
“老臣以为,出兵的事情,有高大人处置,他是疆臣,比我们更清楚情况,现在朝廷应当有三件事情要做的:第一、迅速下令动员安西、朔方两都护府的番兵,前出至蒙古诸部,防止其从贼,以免事态扩大,并加高大人都督蒙古诸军事,节制诸军的全权,将天津海关的关税也交给他,加紧天津制造局的军火制造。第二、派出使者前往俄国,探听俄国人的态度。第三、抓紧选拔“活佛”哲布尊巴七世的转世灵童,准备下任活佛的事情!”
听了王启年这一番话,帘幕后林晚晴与江清月都不禁暗自点头,心中佩服对方老谋深算。这三条都抓住了事情的要害,蒙古地方广阔,各个部落之间联络不易,而且关系错综复杂,虽然库伦已经落入叛军手中,但其他地方肯定还有不少忠于朝廷或者还摇摆不定的部落,只要朝廷能够迅速做出反应,派出军队显示存在,这些摇摆不定的部落就会倒向朝廷一边,这不但缩小了叛变的范围,而且减小了叛军的实力;俄国人对于入侵蒙古是蓄谋已久,这次的事情很有可能也有他们的黑手在其后,派出使者了解对方的意图,对下一步的行动无疑有很有益的。至于最后一条,“活佛”哲布尊巴七世去世之后,下一任的转世活佛才是喀尔喀蒙古名正言顺的最高统治者,抢先将其抢在手中,在道义上毫无疑问就有了先手。至于增加钱粮军火,给予名义更是不用说了,显然这位王大人在来时肚子里就已经有了腹稿。
“相公所言甚是,便按您说的办吧。晚晴,清月,你们两个准备拟旨吧!”邓太后满意的点了点头:“在旨意里告诉高大人,要尽快出兵,以免俄国人插进手来,事情就麻烦了!”
“太后圣明!”
“太后,妾身以为应当派一位宣旨大臣去一趟高都督那儿。”林晚晴笑道:“这也是朝廷祖制吧!”
“嗯!”邓太后点了点头,没有言语,她心里明白林晚晴的意思,由于大顺没有太监,只有女官,自然也没有太监监军的制度,但像高廷玉这样位高权重,执掌重兵的大臣,皇帝自然是有些不放心,也会派出一些信任的臣子作为监军,这也是古往今来君臣能够相安的办法。
“王相公,你以为如何呢?”
“这个!”王启年心中犹豫:“太后的意思是问到底派不派,还是派谁?”他思忖了一会也没有结果,索性和了个稀泥:“老臣愚钝,此事太后定夺便是!”
邓太后见对方把皮球踢了回来,她本不是个英断的女子,只不过先帝去世,孩子还年幼,自己不得已坐在这个位置上,不由得犹豫了起来,按过去的规矩是该派个监军的,可又怕反倒制肘了高大人的用兵,正思忖间,一旁的林晚晴笑道:“太后,这些年来朝廷老成凋零,不如派个得力的年轻人去高大人那里学着点,也算是为陛下将来亲政储才了,不知太后以为如何?”
邓太后闻言大喜,她正愁找不到借口,这下林晚晴替她找了一个,不由得喜不自胜,连声道:“好,好,林家妹子说的是!哀家正担心祯儿亲政之后没有得力的臣子,正好这个机会要派去历练一番,却不知妹妹心中可有人选?”
“既然太后垂询,妾身就大胆说了!”林晚晴笑道:“妾身觉得陈再兴陈大人就不错,论本事,缅甸的事情几乎就是他一只手平的,朝廷里年轻一辈有谁及得上他?论忠心,他本来生意做得好好的,见国家有难,就啥都不要了,冒着枪林弹雨,在密林子走了几遭。依我看,这位陈大人跟着高大人历练一番下来,肯定又是我们大顺朝的重臣!”
“嗯!”邓太后点了点头,向帘幕外问道:“王相公,你以为如何呢?”
“这个!”王启年低头思忖,林晚晴为何突然提出让陈再兴去高廷玉那里当监军?对于自己来说,倒是无所谓,反正自己一时间也拿不出其他人选来,不如做个顺水人情,他稍一沉吟,便沉声道:“老臣附议!”
“那好,就是陈大人了!”邓太后拍了一下膝盖:“晚晴,事不宜迟,你就马上拟旨吧!”
“是,太后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