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泉庄子种菜这事,谢琢也是听说过的。

    京城北郊的小汤山以汤泉闻名,那里自前朝以来就是皇亲贵族冬日疗养的胜地,本朝近几位皇帝更喜奢靡享受,每年冬天几乎都会带着大半个朝廷跑去汤泉行宫避寒。

    北方冬天太冷,种不出绿叶蔬菜,南方的蔬菜又来不及运送过来,为了保证皇帝和勋贵们的享受,底下人就想出了利用汤泉地热来种菜的妙招。

    不过,小汤山寸土寸金,即便是皇庄也拨不出多少地来专职种菜,还要用打磨过的云母片来替代窗纸,好让阳光照进去,种菜成本极高。

    只有皇帝后妃和高官贵戚,才吃得起这种菜。哪怕是有钱的富商,想花钱买都没资格。

    过去,谢琢听人说起这些事时,只暗暗感慨皇族奢靡无度,却没思考过,利用这个原理为冬日吃不起菜、一年到头也吃不起肉的穷苦百姓做点什么。

    姜鱼却想到了,甚至还大胆地提出,或许靠这大棚能在辽州实现一年两熟,粮食收成直接翻一番的盛况。

    “——当然,这法子花费虽比温泉庄子节省许多,却也不可能推广到千家万户的地头。不过,如果只在自家屋后菜地上搭个小棚子,应该还是有百姓愿意尝试的。”

    温室大棚、温泉庄子的关键都在于一个“温”字,需要有热量维持大棚内的温暖环境,后者来自于温泉自带的地热,姜鱼的温室大棚没这个便利,就必须借助外力。

    眼下,这个试验大棚底下挖了许多回字形烟道,效仿辽州已有的火炕技术,入口连接煤炉,只要往里头扔煤点火,热气就能沿着烟道加热地面,最后从地面烟囱排出。

    百姓家里的火炕也是一头连着厨房灶台,取做饭烧水的余热来保暖。想要在自家盖个简易大棚,只要在这基础上改造烟道,重开分支拐去屋后菜地即可。

    总的来说成本不是特别高,辽州的汉子大多都会自己盘炕,都不用花钱雇人,只需费点力气。

    给郑县令当助手久了,谢琢对民间物价愈发了如指掌,也就很清楚,冬日绿叶蔬菜能比夏日时翻上数十倍,区区几卷油布和些许人工简直不值一提。

    “恐怕不只是尝试,更可能是趋之若鹜。姜姑娘此举,可造福无数百姓!”他真心实意地感慨,并预料到了郑县令听说此事的反应。

    百分百会两眼放光,然后抓壮丁推广这个温室大棚。

    正好黑石镇就有石炭矿,如今还有了更廉价的蜂窝煤,用这个烧炕搞大棚,百姓们应该不会太心疼。